2007年11月30日 星期五

Franco Ingrassia, “The Post-state university: hypotheses, tendencies, wagers”

http://www.edu-factory.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35&Itemid=39

2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Franco Ingrassia, The Post-state University: Hypotheses, Tendencies, Wagers
Ned Rossiter, Informational Universities and Neoliberalism as a Condition of Possibility

新自由主義的社會控制不僅只改變社會關係、生產關係,它同時深入教育體系,促使教育關係的轉型。學校的教育工程從為培養國家公民轉而為企業服務,目的是生產出符合要求的的平均青年勞動力。
如同Franco Ingrassia提出的「市場大學」(NU)以及「游牧大學」(MU)的概念,可以清楚的說明大學在形式、內容、取向上的轉型。從中我們也可看出資本主義的魔爪深化在當代教育中,學校成為一種形式的企業,藉由法律制度的保護與規範,知識成為一種生產工具及壟斷資本,並與時俱進的在教學與研究中調整它的供給與需求。此一價值取向,相對的也影響到不同科系領域在當代大學中的發展。而伴隨全球化的市場邏輯,擁有強勢資本的大學也開始進行跨國性的經營,漸進式的在壟斷知識生產的場域。

在我看來,這種順服在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下的知識開發、分級管理的控制及教學研究的發展取向,不僅只扭曲了教育的意義與功能,還同時扭曲了此一場域中學科及個人(包括教師及學生)的價值與選擇。學校只不過是企業的職訓工廠,它生產單一、整齊、標準化的產品,目標是其所產出的學生在整體結構中能夠填入適當的位置,每個人能夠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這種價值取向及意識形態的影響下,單一的個人似乎沒有自由選擇的權利,而被迫必須在結構體系中尋找位置。

此一價值理性,重視的是個人對整體提供的功能,代價是掩蓋了個人的獨特性。值得反思之處在於,每個人本來就存在著差異性,這種差異性同時也是個人精神與價值的體現。過於強調個人主義當然會對整體結構帶來破壞,但過於重視整體主義的危機是個人價值與選擇權利的喪失。

明如

茱兒 提到...

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經濟發展的方式也徹底的改變,Brett Neilson 與Ned Rossiter更認為,資本家透過政府、組織與學術上的合作深入掌握勞工,以幫助其資本的擴大。在Ingrassia的The poststate university這篇文章中,就補充了說明,在產、官、學的合作下,形成了市場大學(Market University),讓學術與市場間的區隔不再存在,甚至直接做了連結。這種連結方式,以比較口語化的說法就是建教合作。學校幫助企業訓練其未來的員工,企業將就業市場的趨勢讓學校知道,在這樣的利益交換之下,社會的失業率降低、企業競爭力增加、國家也得到發展、學生更容易找到學習的目地,也就是找工作、賺錢,而學校也解決招生不足問題,使得到財務維持運作。這樣的合作模式在全球化競爭的壓力下,必須更緊密的結合,才能面對多變又競爭的競爭市場。在這看似完美的合作之下,卻仍是充滿了不公平。在過去社會的不公平與創新是需要仰賴學術來發掘的,這也是市場與學術需要分別的原因。然而,當大學被納入了市場之中,二者成了合作關係,擁有共同的發展方向,也就是資本累積。學生的就業考量、企業的長期發展,這都是資本累積的手段。因此,Ingrassia提出了遊牧大學(Nomadic University)為學術提出另一條發展的方向。
Ingrassia的NU構想確實很符合現代網絡科技的特性,每個在NU中的員工都是自由的工作於網絡之中,以解決過去大學運作上的財務壓力。但也因此,學生認為NU只是為了解決MU演進過程中所碰到的問題所產生出來的帶著烏托邦式的想法,有點不切實際,尤其在全球資本主義下的社會環境中。就像在,在另一篇Rossiter的Informational Universities and Neoliberalism as a Condition of possibility提及著作財產權的問題,學術教育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教材,學校無法負擔,最後,只能轉由學生自行承擔,這種不公平,就無法在NU中得到解決。但是,Rossiter在同文中亦提及與NGOs的合作,確實是得到實務經驗與知識累積的一條發展,也提供了現行教育體制內另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