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傅柯的「規訓與懲罰」中寫到,”the existence of a whole set of techniques and institutions for measuring, supervising and correcting the abnormal brings into play the disciplinary mechanisms to which the fear of the plague gave rise.”。家長的擔心是什麼?是自己的孩子在競爭中失敗?基測中無法申請到自己期望中的學校?還有即將畢業時面臨的就業市場?這一連串的問題,就像是環環相扣的系統與機制在運作著,利用著人們對未來的擔憂不斷提供其運作的養份。最後一個問題是,究竟誰是系統中的贏家?回到第一段的資本主義競爭,贏家講的是消費者,因為在產品競爭中,消費者能夠以最少的支出獲得最到的收益。然而,回到教育的問題,家長、學生成了資本主義中的產品競爭,而即將消費這些等待就業的學生們的是這些企業家、掌權者。
3 則留言:
傅柯 規訓與懲罰 心得
阿圖塞說社會裡充斥著國家機器在運轉,並以意識形態控制每個人的思考、行為。 以傅柯的觀點,他認為社會就是他所描述的全景廠視建築,充滿著監視、計算、規則,這種監視、計算、打量、規則形成我們所謂的道德、倫理、軍紀、校規等,而且令人不寒而慄的是,它們就如阿圖塞所謂的意識形態,已經內化。誰是觀察者已不重要,因為每個人就是每個人的監督者。
傅柯另外還有提到資本主義和規訓的關係,規訓不僅使人守秩序、本分,它還使得生產有效率,讓資本主義得以發展。那麼,在一個資本主義的社會中,規訓一定存在嗎?
令人驚訝,在我生活裡視為理所當然的秩序,竟被傅柯視為是一種負面的東西,像是學校、醫院竟和監獄其實沒什麼兩樣。我一直認為學校的規則就是一種管理眾人的、約定成俗的契約,但被比喻成監獄倒是很有趣,在某方面而言,真的是如此。在台灣,法律規定人一定要上小學、中學、高中,甚至幾年後(好像是四年),幼稚園大班也要納入義務教育政策,不禁令人懷疑其背後目的,是選舉考量?還是真的認為學校是最好的教育場所?此種現象可以對比最近英國一項「在家上學(Home Schooling)」的調查,調查發現這幾年在家上學(他們是合法的)的兒童是1999年的3倍(資料來源為96年11月15日的中國時報)。原因之ㄧ就是家長對學校教育的失望,對制式教育體制的失望。有一些家庭例子表示,與其送小孩到學校被評分、寫功課、被懲罰、還有看盡人人不平等的現象(被區分等級),不如在家學習並以孩子的個性、興趣和發展為主。
雅玲
資本主義認為,競爭是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這種競爭,就像是書店中賣的原子筆,就有各種的選擇,有的書寫順暢、價格較高,有的便宜又持久、但握起來卻不順手。這些不同的選擇都努力在自己的市場中,找到自己的競爭力。
學生出了校園後,也同樣地面對就業市場的競爭。尤其在大學錄取率超過百分之九十的現今,這意謂著學生們在就業市場的供需條件下,找尋自己的競爭優勢時的困境,必須要更專業、更符合這個市場的需求,否則找工作將是件困難的事。
在2007年11月19日自由時報標題為「家長憂:幼稚園不寫字 小學怎趕得上」的報導中指出,中華民國幼教聯合會總會長黃麗珠分析,在非都會區的家長較都會區家長擔心上幼稚園的孩子學習寫字的問題。即使如此,一位台北市的家長,雖不會讓自己孩子在幼稚園就學習寫字,但仍到處找尋一間能夠開發孩子潛能的園所。在這篇報導中,明顯的看出了,家長在面對「競爭」時,不論是都會區或是非都會區的家長,都會為孩子做事前的準備與安排。而這裏的「競爭」是什麼?很顯然的是孩子將來在學校的學習。
在傅柯的「規訓與懲罰」中寫到,”the existence of a whole set of techniques and institutions for measuring, supervising and correcting the abnormal brings into play the disciplinary mechanisms to which the fear of the plague gave rise.”。家長的擔心是什麼?是自己的孩子在競爭中失敗?基測中無法申請到自己期望中的學校?還有即將畢業時面臨的就業市場?這一連串的問題,就像是環環相扣的系統與機制在運作著,利用著人們對未來的擔憂不斷提供其運作的養份。最後一個問題是,究竟誰是系統中的贏家?回到第一段的資本主義競爭,贏家講的是消費者,因為在產品競爭中,消費者能夠以最少的支出獲得最到的收益。然而,回到教育的問題,家長、學生成了資本主義中的產品競爭,而即將消費這些等待就業的學生們的是這些企業家、掌權者。
Michel Foucault, Panopticism
Foucault藉由Bentham的「全景敞視建築」(panoption)的構想,提出了對「權力關係」的重新詮釋與批判。在這個精心設計的機制裡,人並不重要,權力乃是整體性的關係。人們同時是作用點也是執行者,而權力並不專屬於任何人所有,他是外在於主體,也是構成主體的力量。
「權力」是一種關係製造出了位置,而在這樣的機制裡,我們每個人都被分門別類,並巧妙的編排進了這樣錯綜複雜而又秩序井然的體系之中,造就了現代的社會秩序。按照屬性分類是為了方便管理,而對象包含所有的事物包括人。因而,個人(特質)並不重要,你呈現的是你的分類屬性,按照這樣的分類屬性,大家能很快認識到你是怎樣的人,並且能夠確認你在社會關係中的座標位置。
「權力關係」是處處皆在的,表現在資本主義的各個社會環節之中,並且是深入內在於其中的,而其本身即是構成生產模式的要素。包含了在學校中的知識和技能的生產,都是被編排在權力體系下運作的。然而,學校同時也藉由教育規訓再生產這樣的權力關係,確立了它穩固的長久運作。
值得反思之處在於,在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之下,學生從家庭體系轉換進入學校體系接受教育,本是為了習得知識與技能,增加自我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然而在Foucault的看法中,這不過是從一個規訓權威轉換到另一個規訓權威之中。如同現代社會為了確保似乎立意崇高的「自由」與「秩序」,而必須制定更多的法律規章及無形的道德輿論以進行規範。接受教育就像進入一個監視體系,而為了追求自由使得人更不自由。似乎是我們總為了理想性而陷入了規訓之中,然而矛盾在於,我們的理想性其實也是產生於規訓之下,同樣的也是規訓權威間的轉移。再這種意識形態及權力秩序無處不在網絡深遠的監視規範之下,人能夠真正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嗎?
明如
張貼留言